當一個人說,他可能錯過了一個機會,會是先覺得這個人沒有準備好自己去迎接機會,或是那個機會其實也不是給他的機會?
機會,一定非爭取不可嗎?
說頭破血流或許太把事情化大了,讓自己心力交瘁該算是在爭取機會常會遇到的狀況吧?
說是,機會是給有準備好的人。請問,怎樣才算是準備好?
生活、事業、愛情,甚至錢財,所謂的機會來的時候,什麼樣的狀態才是準備好了?
說說工作吧!
做了快2年,覺得看不到機會,所以離開,準備進入下一份工作時,從一次面試看到了機會。進入一個全新領域、一個自己從沒想過自己會做的工作,本來就會預想到會遇到各種挑戰,也可能會讓自己辛苦。然而工作半年下來,我開始懷疑我當時看到的是什麼樣的機會?而那機會,存在嗎?他在多久的將來?我能不能“準備”好,迎接那機會?
因為我的生活不能只有工作,我需要家人、朋友、運動,需要很多元素去豐富我的生活,所以在工作以外,其實我最常做的事情就是跟朋友聊天。聊天是一個很好的契機,不管是整理自己或是抒發情緒。因此,在與朋友聊天的過程中,我得到了一個小結,關於對工作所有的情緒的轉變。
從剛加入工作時候的期待、興奮、正能量,到後來遇到很多問題,開始負能量纏身,甚至萌生很強烈的“要結束”念頭,覺得因為工作我喪失了太多,甚至失去再也要不回來的東西,的那種相當灰的狀態。
後來,某程度而言可以算是適應了這樣的一個工作,但其實各種大小問題、挑戰並沒有真的解決,仍然可能是隱患,包括所謂的“機會”。
目前,雖然也沒有完全從負能量走出,但至少心境上有了蠻大的調整。
想起那時候離開與加入的初心,其實目前的狀況比起之前的,難道不是有更接近“我想要的”,更遠離“我不想面對的”了嗎?
這不是在默許很多安排的發生,也不是憑著“初心”強逼自己去接受現狀,只是在想要變得更好之前,人也總該“度身而衣”吧?
對於美好的未來,誰沒有貪念。
作為“記者”一次又一次與出去採訪的機會擦肩而過,我還真的真的不知道,我該用怎樣的心態面對這一切事實。爭取嗎?我的能力?什麼時候到我?我該等待嗎?還是我該悲觀的先去認命。
我其實也有那麼一點害怕,不那麼熟絡的朋友、親戚問我現在在做什麼工作,因為我不想回答連我自己也不確定的事情。
▁▂▃▅▆ ♪LIVE Lìƒè t0 THE ☆fuLLEst☆ ♪ ▆▅▃▂▁
生活與夢想
Wednesday, August 9, 2017
Saturday, April 4, 2015
我還有很多 :D
[ 剩下什麼 ]
擺脫米蟲至今是一個月,那是一生中微乎其微的光景。這一個月,時間的速度難以衡量,不能說他很快,因為我確實感覺過了好久、學了好多;卻不能說他很慢,因為已是一年中1/4的結束。
畢業半年左右,我仍然十分想念台灣,那四年有太多的成長和記憶,而且日常生活中多了一個一起想念台灣點滴的伴兒,實在無法壓抑那種想念。累積了多少,就有多少的思念啊!
但是除此之外,我無法不去想念過去美好的時光,我二十幾年的人生,那四年真的太豐富了,而其實不同的環境和體驗,所以你說呢,我不想念這個,我還能想念什麼特別精彩的生活點滴嗎?
但是我從沒後悔自己一直以來所作的大部分決定,包括這一次。
***
新聞,每天都很多,但最近真的大部分都是關乎自己所在的空間,包括我竟然也不小心收集了三張含“雞誒斯剃”的收據。即便這是我過去18年從沒離開過的國家,但是離開四年後,才發現自己有多不了解自己的國家。尤其是,自以為是保障權益,但其實才感受到也可能成為剝奪權益的法律。
也許一直以來生活都太安逸了,所以只剩下關注自身利益的心態。
昨天看了一部電影,是《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Wild),關於電影,我並沒有太多的共鳴,又或者內容被選取過了,所以覺得有一點點單薄。不過,故事還是精彩的,也讓我想很多。
綜合所有感想,包括電影名字,我問了自己“還剩什麼”?
其實很矛盾,因為真的覺得自己還處於青春年華,“還剩”二字讓我感到尷尬——難道只能向自己還剩什麼嗎?隨之一想,即便自己不喜歡任何倒數結束的概念,但如果不這麼問,也許我會忘記自己用了多少的時間、做了多少的事情、有多少事情要去更進之類的吧。
青春的話,那籌碼絕對在我手中;
勇敢的話,目前正在積累,畢竟不是天生勇敢的,所以用掉之後需要充電;
金錢的話,開始積累吧,就算不曾想過大富大貴,但至少為了自己擁有的夢想總得想辦法掙多一些。
還剩什麼呢?
還有很多啊!還有手腳、感官、跳動的心臟呢!還有所有愛我的和我愛的人兒吧。
至少我還有這種想法:在我還能樂觀的時候,“剩什麼”, it doesn't a matter can kill me.
擺脫米蟲至今是一個月,那是一生中微乎其微的光景。這一個月,時間的速度難以衡量,不能說他很快,因為我確實感覺過了好久、學了好多;卻不能說他很慢,因為已是一年中1/4的結束。
畢業半年左右,我仍然十分想念台灣,那四年有太多的成長和記憶,而且日常生活中多了一個一起想念台灣點滴的伴兒,實在無法壓抑那種想念。累積了多少,就有多少的思念啊!
但是除此之外,我無法不去想念過去美好的時光,我二十幾年的人生,那四年真的太豐富了,而其實不同的環境和體驗,所以你說呢,我不想念這個,我還能想念什麼特別精彩的生活點滴嗎?
但是我從沒後悔自己一直以來所作的大部分決定,包括這一次。
***
新聞,每天都很多,但最近真的大部分都是關乎自己所在的空間,包括我竟然也不小心收集了三張含“雞誒斯剃”的收據。即便這是我過去18年從沒離開過的國家,但是離開四年後,才發現自己有多不了解自己的國家。尤其是,自以為是保障權益,但其實才感受到也可能成為剝奪權益的法律。
也許一直以來生活都太安逸了,所以只剩下關注自身利益的心態。
昨天看了一部電影,是《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Wild),關於電影,我並沒有太多的共鳴,又或者內容被選取過了,所以覺得有一點點單薄。不過,故事還是精彩的,也讓我想很多。
綜合所有感想,包括電影名字,我問了自己“還剩什麼”?
其實很矛盾,因為真的覺得自己還處於青春年華,“還剩”二字讓我感到尷尬——難道只能向自己還剩什麼嗎?隨之一想,即便自己不喜歡任何倒數結束的概念,但如果不這麼問,也許我會忘記自己用了多少的時間、做了多少的事情、有多少事情要去更進之類的吧。
青春的話,那籌碼絕對在我手中;
勇敢的話,目前正在積累,畢竟不是天生勇敢的,所以用掉之後需要充電;
金錢的話,開始積累吧,就算不曾想過大富大貴,但至少為了自己擁有的夢想總得想辦法掙多一些。
還剩什麼呢?
還有很多啊!還有手腳、感官、跳動的心臟呢!還有所有愛我的和我愛的人兒吧。
至少我還有這種想法:在我還能樂觀的時候,“剩什麼”, it doesn't a matter can kill me.
Monday, November 3, 2014
米蟲隨記——10月下集
2014.10.16
呵呵,我也終於看完爸爸去哪兒2了,好感動也好幸福
不得不記錄一下米蟲的悠閒、米蟲的努力、米蟲的毅力之作-1008拼圖完成!
關於我和拼圖的故事,簡言之,就是小時候父母為了培養我的耐心開始讓我玩拼圖,過後也收過拼好的拼圖為禮物,也和家人一起完成過大幅拼圖。在臺北唸書的四年裡,拼拼圖成為我不開電腦不出門也可以給自己打氣的事情,反正就享受這樣的過程。
畢業前決定至少買一幅大拼圖回家,我也真的狠心買下來(對於要離開前很多東西要買的人而言,這開銷真的大)。
1008片,天空和葉子以外的我用兩個半天就完成了,但是草地和野花、油桐樹葉和花朵在每一小片拼圖中都長的差不多…也只能用盡擠出一公升眼淚的眼力,也用了平時沒在用的耐心去逐一拼好。
大概平時看太多電子熒幕,所以自己挑拼圖的時候都偏愛有綠色、草地圖案的拼圖吧。不過這次,我真的為難自己了,還好…
「我的字典裡沒有放棄」
2014.10.20
最近很喜歡看BIOS MONTHLY的文章。
這幾天也不清楚自己是忙著還是充實著,反正有事做、讓自己覺得不夠時間但是還想趁機耍廢的感覺也挺好的。成長的過程總有選擇總有煩惱,大人總有很多擔心,小孩也有很多不安的感覺。偶爾想著,那麼多人不也活過來了嗎、不也撐過去了嗎、不也這樣長大這樣老去了嗎?
猶豫,因為在乎,因為想變得更好,但我記得你說過:沒有捷徑。
(*今天米蟲有點隨便了)
文章分享:http://www.biosmonthly.com/contactd.php?id=4592
2014.10.22
寫寫關於上個月去韓國的事情吧。
對於韓國的認識緣起於〈大長今〉,開始接觸了韓國古裝劇,也包括韓國的傳統建築和文化,然後開始被吸引。
不管是宮廷建築或是住屋,都讓我感覺簡約而壯麗,當然其一並不包括平民住所,其二…都說是韓劇了。宮廷沒有中國古代歷朝歷代的豪華、奢侈,但對任何星相於位子、住所分配、宮殿命名、裝置擺設的寓意,韓國古代建築一樣非常非常的講究。
可惜的是,我只有在景福宮有跟到中文的解說員,或者在博物館簡單看到的訊息,沒有更深入的了解到關於建築的更多細節。只是記得,景福宮屋頂上面的吉祥物是西遊記裡的人物,除了孫悟空長得和我印象中的美猴王不太一樣以外,解說員表示:我們韓國的豬八戒是瘦的。
而依山而上的北村,即為旅遊觀光區,自然就是傳統與現代的建築特色並存了。有現代化的咖啡館,也有傳統的韓屋體驗民宿(下次若有機會我一定要住進去)。或許是邊走邊隨意拍,最後跟著地圖迷路了,沒能走到去據說能一覽昌德宮的好位子,但在北村裡兜兜轉轉的,卻也覺得愜意。北村裡,早期住的是貴族高官,也難怪巷弄裡、屋瓦牆門間總保留著難以靠近,但又讓人嚮往的氣息呢。
越是莊嚴的地方,越讓我想玩捉迷藏,哈!
2014.10.25
那些年,在我們的腦海裡留下的盡是唯美的遺憾和回不去的快樂。然而,翻開日記本的時候,你才發現那些年,你有多少多麼奇特的煩惱、多麼可笑的情緒,又或者有一堆放大鏡底下的芝麻綠豆薏米紅豆。
今天,也會是若干年以後,所謂的「那些年」。
這箱日記,終究少了被撕掉的那一頁,但心裡還記得,那天發生的事情。
*****我是分割線*****
我已不再寫日記,就偶爾發發牢騷。也曾有人說我這是無痛呻吟,因此更加珍惜如今喜歡我的隨記、與我文字產生共鳴的人,謝謝你們。
2014.10.27
親愛的肚肚,你已經沒有冬天了,請不要有事沒事提醒我吃東西,或者明明還沒深夜就敲起宵夜的鐘聲。別讓彼此難受,好嗎?我是絕對會阻止我走進廚房的!
或者想想:cold stone 的烏龍茶口味冰淇淋、茶裡王無糖綠茶、八方雲集的韓式辣味鍋貼、60元的大家素食蔬菜湯麵、創義麵的火辣米酒蛤蜊pasta、小木屋的45元火腿鬆餅…還有這個讓我覺得always被欺騙的酸辣湯!
好,想著想著,應該就飽了。
星期天晚安!
2014.10.29
「站在台北101上面,真的感覺自己被改變了,視野完全被震撼了!」
「那跟站在其他高塔上部也一樣嗎?像我們站在上海東方之珠就更高,但是看到的一樣是高樓大廈。」
「可是俯視台北還是不一樣啊,台北101可以看到山,可以看到淡水河、新店溪誒!」
「那搭飛機不是更高?」(意思是我站在高樓上面的震撼不足為奇)
「是啊。(沉思)
或許當我們作為遊客,去到一個城市上了一座最高樓,和如果我們在那一個城市生活了一段時間,再從高樓去俯視那座城市,那種感覺和震撼是截然不同的!你想啊,如果一個人他在台北市出生成長,每日在高樓之間穿梭,跟著城市人一起熙熙攘攘生活著,當他有一天終於不再是經過101,而是站在上面的時候,那真的是可以改變他的人生、視野的地方啊!」
「可是俯視台北還是不一樣啊,台北101可以看到山,可以看到淡水河、新店溪誒!」
「那搭飛機不是更高?」(意思是我站在高樓上面的震撼不足為奇)
「是啊。(沉思)
或許當我們作為遊客,去到一個城市上了一座最高樓,和如果我們在那一個城市生活了一段時間,再從高樓去俯視那座城市,那種感覺和震撼是截然不同的!你想啊,如果一個人他在台北市出生成長,每日在高樓之間穿梭,跟著城市人一起熙熙攘攘生活著,當他有一天終於不再是經過101,而是站在上面的時候,那真的是可以改變他的人生、視野的地方啊!」
Thursday, October 16, 2014
米蟲隨記——10月上集
畢業離開台灣,是一個半月前的事情;
真正開始在家站米蟲量地官一職,不知不覺也半個月了。
當米蟲的日子確實悠閒,多少人瞪起雙眼羨慕著,但其實也不那麼簡單,尤其這還在一切的過渡期——從學生到社會人士的過渡、從台北的吉隆坡城市生活的過渡、從一個人在外自由進出回到家中有父母有交通有治安問題顧慮的過渡……
還有,從每天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或被安排做什麼,直到現在要每天想著接下來、明天、下個月我要做什麼、安排什麼活動、擔心會面對怎樣的挑戰的過渡。
於是,寫起了米蟲隨記,想要記錄一點,自己在這段過渡期的事情,也因為不是每天發生的事情,所以稱之為“隨記”。
9/30 米蟲隨記一
真正開始在家站米蟲量地官一職,不知不覺也半個月了。
當米蟲的日子確實悠閒,多少人瞪起雙眼羨慕著,但其實也不那麼簡單,尤其這還在一切的過渡期——從學生到社會人士的過渡、從台北的吉隆坡城市生活的過渡、從一個人在外自由進出回到家中有父母有交通有治安問題顧慮的過渡……
還有,從每天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或被安排做什麼,直到現在要每天想著接下來、明天、下個月我要做什麼、安排什麼活動、擔心會面對怎樣的挑戰的過渡。
於是,寫起了米蟲隨記,想要記錄一點,自己在這段過渡期的事情,也因為不是每天發生的事情,所以稱之為“隨記”。
9/30 米蟲隨記一
昨天, 因為睡遲了錯過了原定的班機, 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miss flight. 於是, 計劃被打亂。終於搭上了下午的飛機, 6小時又20分鐘的過程當中卻不敢久睡, 深怕自己回到家會不想睡。
我開始在本子上橫線直線畫一畫, 模擬起高中做簿記練習的格式, 把在韓國很多0的支出項目一一列出、計算。耗費許多時間, 也差點遇到最討厭的無法balance的情況, 但6個小時太漫長, 錢算好後, 我還是剩很多時間。
看完手機的照片, 再看相機裡的照片。
9/6開始到9/28將近一個月的旅程, 記憶卡替我裝載了無數的事情、臉龐;回憶和笑容。當時, 眼皮越發沉重, 但照片卻越看越精神。
或許過了很久之後, 記憶會被時間的風沙給磨蝕而逐漸淡去, 但至少我們曾經擁有過。
10/1 米蟲隨記二
我們明明還沒老去, 但卻覺得自己有好多好多回不去的往事。有的朋友相逢只在昨日, 但有的朋友, 十隻手指卻已經快不夠數彼此認識了多少年。
著手開始整理那一項項的包裹時, 突然覺得里面裝著的台北的空氣凝結了, 然後消失了。
今天電台聽到一首歌, 聽到DJ的一番話, 提醒自己, 假期可以用來休息, 也要用來裝備自己。화이팅~!
*西瓜姐姐, 看到你送的小抽屜, 好想念你 :)
10/1 米蟲隨記三
“在…等一個人嗎?”
唔…嗯…又或者
我在等的是
我在等的是
天使
吧。
今日<等一個人咖啡>觀後記。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vEk-vyCAdY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vEk-vyCAdY
10/2 米蟲隨記四
每每看回高中的華文作文時,那種感覺特別的無地自容。作文寫的不好就算了,分數不及格也就難看了些,但是老剛在稿紙後留下密麻而鮮紅的評語,字句總是清脆地刺痛我的心…
我想,那段時間,我們都有目標的痛苦著,咬過多少臭拖鞋,為了一張升學的通行証。
我想,那段時間,我們都有目標的痛苦著,咬過多少臭拖鞋,為了一張升學的通行証。
10/3 米蟲隨記五
1003世界微笑日
你微笑了嗎?
「酒窩可以有酒流出來」,這是我對酒窩的第一個認識;
「酒窩是因為你小時候在肚子裡壞蛋,所以被針duk了兩個洞」,這是我對酒窩的第二個認識;
“Can I just call you dimple? Sorry that I can't remember your name, but I like your dimple and smile. ” 這是我對我臉上的酒窩的另一個認識。
「酒窩是因為你小時候在肚子裡壞蛋,所以被針duk了兩個洞」,這是我對酒窩的第二個認識;
“Can I just call you dimple? Sorry that I can't remember your name, but I like your dimple and smile. ” 這是我對我臉上的酒窩的另一個認識。
不管什麼理由,反正我就是笑點哭點都不高。能笑的時候,笑一笑可以化解很多尷尬、不舒服的場面;可以讓我得到快樂、得到朋友。
曾經,我有點不喜歡酒窩,因為被羨慕擁有他,所以覺得自己都變得有點高調了。
現在,我很珍惜他,也很感謝因為喜歡我的笑容,捨不得讓我離開的朋友。
現在,我很珍惜他,也很感謝因為喜歡我的笑容,捨不得讓我離開的朋友。
能笑,就笑吧,如果有酒窩、梨窩的朋友,就多笑一些吧,開心會傳染的!
想起安婷姐姐引述越南車夫的一番話:「不是有條件才能微笑,而是只要你微笑了,就能去創造條件。」
想起安婷姐姐引述越南車夫的一番話:「不是有條件才能微笑,而是只要你微笑了,就能去創造條件。」
世界或許有點糟糕了,但是如果連人們的微笑也被冷藏了…哦不,我無法想像,感覺就是――不寒而慄。
上個月,有一半的時間待在滿快樂的島嶼,在路邊看到一戶人家曬著的空螃蟹殼,竟然也是笑著的。哈哈~
10/6 米蟲隨記六
生活中,有時候,我們很忙很茫很盲,máng ㄇㄤˊ得不小心錯過很多很多。就連路人甲媽媽懷裡的小女孩突然跟你說「嗨」你也來不及反應。當下,突然為自己沒來得及反應感到失落,但願那印度小女孩還能對其他陌生人親切地打招呼。
旅行,我更喜歡慢慢地走,能呼吸當地人習慣的氣味,看看當地人怎麼打造你喜歡的場景,都是非常鼓舞的事兒。
怡保,肯定沒有檳城、吉隆坡熱鬧,不過也因為也有在地人和旅者一起走,顯得更親切了。
說不定,換個角度,把你生活已久的城市,用旅者的角度走一次,你也會看到新鮮、值得珍惜的事。
讓紙飛機承載著未泯的赤子之心,陪伴自己的每一天吧。
10/8 米蟲隨記七
「叮呤…叮呤…叮呤……」
上中學的那六年,幾乎不可能在家聽到每天下午屋外傳來的冰淇淋摩多車的鈴聲,那時候,開始學著追求吃更有名氣、更貴的冰淇淋。從mcdonald 開始,到baskin robin,不在吃路邊停下的,便宜的冰淇淋。
上中學的那六年,幾乎不可能在家聽到每天下午屋外傳來的冰淇淋摩多車的鈴聲,那時候,開始學著追求吃更有名氣、更貴的冰淇淋。從mcdonald 開始,到baskin robin,不在吃路邊停下的,便宜的冰淇淋。
後來到了台北,三五好友總計畫著到有冰淇淋吃到飽的餐廳用餐,有時候是火鍋店,也有時候,我們去韓天閣。不管是杜老爺,還是Haegen dazs,或者我們拿着ibon 上有cold stone 買大送大的折價券,我都記得我們一起吃冰淇淋時,一起跟著幸福融化的笑容。
冰淇淋吃的多了,偶爾還是會想起小時候只有特定時間能吃的冰淇淋。那種瞬間,所有集於心中的悸動和滿足。因為不能想吃就吃,所以常常覺得在住宅區兜圈販賣冰淇淋的摩多車很煩;也會在舔食冰淇淋的當下傻傻的、興奮的笑著;或者默默為自己吃完的冰淇淋感到小小的難過。
現在,米蟲天天能聽到這樣叮呤叮呤的聲音,也可以決定自己什麼時候來一隻冰淇淋,給自己的下午小小的幸福一下了。
嗯…小時候的味道,或許就是在你品嚐食物的瞬間,感受到了當時的快樂、幸福和愛吧!縱使你知道,眼前的食物含有多少不健康的成分。
10/10 米蟲隨記八
我還記得, 大一時老師在課堂上舉了一個名詞作形容詞用的例子——台北的天空藍得很希臘。
這啊, 不過就是課堂中大大小小例子中的一個, 一個為了說明語法的例子。而我用了四年去尋找, 何謂「藍得很希臘」的台北天空。
這啊, 不過就是課堂中大大小小例子中的一個, 一個為了說明語法的例子。而我用了四年去尋找, 何謂「藍得很希臘」的台北天空。
我沒去過希臘, 當然不知道希臘的天空實際上應該有多藍。
不過, 我是真的看出了台灣和馬來西亞的藍天白雲的樣式是不一樣的:台灣的天空很藍, 那天空藍是很濃很稠的, 甚至可以沒有一片白雲, 像一塊很大很大的天空藍布幕;馬來西亞的天空卻常是淡淡的藍, 很淺很淺像是很遙遠一般, 然後再來是碎碎的雲朵點綴其中。
搭飛機的時候, 特別珍惜能坐在機翼附近靠窗的位子。那是在地面上看不到的藍天白雲, 也是一種可以滿足穿過團團白雲的感受。
你知道的, 藍天白雲也能讓心情放晴——尤其是在這兩天雪隆的天空開始灰濛蒙的時候。
10/12 米蟲隨記九
世界何其大,有的人之間卻又如此的緊密。相識是緣份,再遇見,也是緣份,不管是同學還是朋友。
每次聚餐都會讓彼此的情誼更加的緊密,把我們之間漸行漸遠的生活軌道,又找到了交集,哪怕可能只有一點。
Friday, July 4, 2014
等烘乾衣服的當兒……
又是凌晨2點,這不是一個失眠或趕報告的爆肝之夜。
大概是從5月開始,我總覺得自己的身份和責任不是一個正常的學生,又或者我事前對於自己當下情況、作為一個學生的想像太不實際了?我一直揣摩、醞釀著所謂該迎接畢業、該度過大四最後一學期的方式和心情,全都是不能用的,劇本。
畢業典禮前夕到我生日之後,爸媽都在台灣,除了我情緒緊繃得幾度爆炸,都是快樂的時光。送機時,我爸笑著說:這次送機很開心、沒有哭哦!尷尬地笑了。我上次送走爸爸真的淚灑機場,這次想說沒多久就得回家,天天在家大眼瞪小眼吃水果,而且真的忙累了,真的無法再用什麼精力去泡製送走爸媽的眼淚。
然後。
對,然後整個六月,我再也沒有跟家裡SKYPE了。
天曉得,我明明比別人還要早結束考試,卻沒有超過接連的24小時,可以讓我真的做做自己想要的事情,或者接連幾天呆在宿舍發霉夠了才去曬太陽的時光。
我弟說,媽媽表示家裡的耳機麥克風都找不到了,因為太久沒用了。
嗯,連部落格也超過一個月沒更新了。
或許都活在速食文化的社會了,誰會有閒情去醞釀一大坨文字和情緒,然敲敲打打成長長的blog post,心情的喜怒哀樂、美食愛人家人旅遊的炫耀,即時在社交網站上傳分享,真的省事多了!
我還有很多很多很多的事情還沒去做。沒有固定的睡眠時間,更沒有真正多出來的閒暇時間去規劃自己接下來的行程。該辦理的、該收拾的,都堆積在房間裡。回到房間,不禁自問:接下來應該按部就班把該做的事情逐一完成,還是好好享受開著空調的短暫悠閒時光呢?
還想著去玩、還想著去拍照、還想著可以準備些什麼……都還想著!
出去混了一整天,累了,衣服丟進洗衣機、烘乾機,刷啦刷啦的,也就到凌晨時分。
總覺得有時候日子也挺像泡沫的——早晨打開眼簾,像是拉出了一長串的泡沫;在陽光的映照下可以呈現各種顏色,又因空氣的轉動而舞出各種姿態;卻又瞬間結束了。
今天在台北影展看了一部日本的片,叫《聽說助教崩潰了》,裡頭有一句頗有意思的對白:
工作沒有快樂的,沒有克服它,換了一個工作,還是不快樂。辭職,就是認輸了。
我還沒買回家的單程機票、還沒開始投履歷,一切都還沒真的著手開始,也就別催我了。我不會讓自己被餓死的,但我覺得我需要時間休息和調整。我知道一切終究要面對,而接下來的挑戰和驚喜,大概也沒有什麼“相見恨晚”或“相逢恨早”的概念可言。若總是應著未來生活,我大概沒那麼厲害可以抓住現在的自己。
對於未來,我並不想第一份工作就回到學校當老師。從5歲起,我一直都呆在學校,連高中畢業後打工的地點也是幼教中心,所以別說服我去當老師了,我要的不是鐵飯碗。現在年輕無負擔,可不可以讓我去玩玩別的遊戲?
等烘乾衣服的當兒,一日牢騷就說到這為止。
大概是從5月開始,我總覺得自己的身份和責任不是一個正常的學生,又或者我事前對於自己當下情況、作為一個學生的想像太不實際了?我一直揣摩、醞釀著所謂該迎接畢業、該度過大四最後一學期的方式和心情,全都是不能用的,劇本。
畢業典禮前夕到我生日之後,爸媽都在台灣,除了我情緒緊繃得幾度爆炸,都是快樂的時光。送機時,我爸笑著說:這次送機很開心、沒有哭哦!尷尬地笑了。我上次送走爸爸真的淚灑機場,這次想說沒多久就得回家,天天在家大眼瞪小眼吃水果,而且真的忙累了,真的無法再用什麼精力去泡製送走爸媽的眼淚。
然後。
對,然後整個六月,我再也沒有跟家裡SKYPE了。
天曉得,我明明比別人還要早結束考試,卻沒有超過接連的24小時,可以讓我真的做做自己想要的事情,或者接連幾天呆在宿舍發霉夠了才去曬太陽的時光。
我弟說,媽媽表示家裡的耳機麥克風都找不到了,因為太久沒用了。
嗯,連部落格也超過一個月沒更新了。
或許都活在速食文化的社會了,誰會有閒情去醞釀一大坨文字和情緒,然敲敲打打成長長的blog post,心情的喜怒哀樂、美食愛人家人旅遊的炫耀,即時在社交網站上傳分享,真的省事多了!
我還有很多很多很多的事情還沒去做。沒有固定的睡眠時間,更沒有真正多出來的閒暇時間去規劃自己接下來的行程。該辦理的、該收拾的,都堆積在房間裡。回到房間,不禁自問:接下來應該按部就班把該做的事情逐一完成,還是好好享受開著空調的短暫悠閒時光呢?
還想著去玩、還想著去拍照、還想著可以準備些什麼……都還想著!
出去混了一整天,累了,衣服丟進洗衣機、烘乾機,刷啦刷啦的,也就到凌晨時分。
總覺得有時候日子也挺像泡沫的——早晨打開眼簾,像是拉出了一長串的泡沫;在陽光的映照下可以呈現各種顏色,又因空氣的轉動而舞出各種姿態;卻又瞬間結束了。
今天在台北影展看了一部日本的片,叫《聽說助教崩潰了》,裡頭有一句頗有意思的對白:
工作沒有快樂的,沒有克服它,換了一個工作,還是不快樂。辭職,就是認輸了。
我還沒買回家的單程機票、還沒開始投履歷,一切都還沒真的著手開始,也就別催我了。我不會讓自己被餓死的,但我覺得我需要時間休息和調整。我知道一切終究要面對,而接下來的挑戰和驚喜,大概也沒有什麼“相見恨晚”或“相逢恨早”的概念可言。若總是應著未來生活,我大概沒那麼厲害可以抓住現在的自己。
對於未來,我並不想第一份工作就回到學校當老師。從5歲起,我一直都呆在學校,連高中畢業後打工的地點也是幼教中心,所以別說服我去當老師了,我要的不是鐵飯碗。現在年輕無負擔,可不可以讓我去玩玩別的遊戲?
等烘乾衣服的當兒,一日牢騷就說到這為止。
Subscribe to:
Posts (Atom)
Wednesday, August 9, 2017
2017年8月8日(陰)
當一個人說,他可能錯過了一個機會,會是先覺得這個人沒有準備好自己去迎接機會,或是那個機會其實也不是給他的機會?
機會,一定非爭取不可嗎?
說頭破血流或許太把事情化大了,讓自己心力交瘁該算是在爭取機會常會遇到的狀況吧?
說是,機會是給有準備好的人。請問,怎樣才算是準備好?
生活、事業、愛情,甚至錢財,所謂的機會來的時候,什麼樣的狀態才是準備好了?
說說工作吧!
做了快2年,覺得看不到機會,所以離開,準備進入下一份工作時,從一次面試看到了機會。進入一個全新領域、一個自己從沒想過自己會做的工作,本來就會預想到會遇到各種挑戰,也可能會讓自己辛苦。然而工作半年下來,我開始懷疑我當時看到的是什麼樣的機會?而那機會,存在嗎?他在多久的將來?我能不能“準備”好,迎接那機會?
因為我的生活不能只有工作,我需要家人、朋友、運動,需要很多元素去豐富我的生活,所以在工作以外,其實我最常做的事情就是跟朋友聊天。聊天是一個很好的契機,不管是整理自己或是抒發情緒。因此,在與朋友聊天的過程中,我得到了一個小結,關於對工作所有的情緒的轉變。
從剛加入工作時候的期待、興奮、正能量,到後來遇到很多問題,開始負能量纏身,甚至萌生很強烈的“要結束”念頭,覺得因為工作我喪失了太多,甚至失去再也要不回來的東西,的那種相當灰的狀態。
後來,某程度而言可以算是適應了這樣的一個工作,但其實各種大小問題、挑戰並沒有真的解決,仍然可能是隱患,包括所謂的“機會”。
目前,雖然也沒有完全從負能量走出,但至少心境上有了蠻大的調整。
想起那時候離開與加入的初心,其實目前的狀況比起之前的,難道不是有更接近“我想要的”,更遠離“我不想面對的”了嗎?
這不是在默許很多安排的發生,也不是憑著“初心”強逼自己去接受現狀,只是在想要變得更好之前,人也總該“度身而衣”吧?
對於美好的未來,誰沒有貪念。
作為“記者”一次又一次與出去採訪的機會擦肩而過,我還真的真的不知道,我該用怎樣的心態面對這一切事實。爭取嗎?我的能力?什麼時候到我?我該等待嗎?還是我該悲觀的先去認命。
我其實也有那麼一點害怕,不那麼熟絡的朋友、親戚問我現在在做什麼工作,因為我不想回答連我自己也不確定的事情。
機會,一定非爭取不可嗎?
說頭破血流或許太把事情化大了,讓自己心力交瘁該算是在爭取機會常會遇到的狀況吧?
說是,機會是給有準備好的人。請問,怎樣才算是準備好?
生活、事業、愛情,甚至錢財,所謂的機會來的時候,什麼樣的狀態才是準備好了?
說說工作吧!
做了快2年,覺得看不到機會,所以離開,準備進入下一份工作時,從一次面試看到了機會。進入一個全新領域、一個自己從沒想過自己會做的工作,本來就會預想到會遇到各種挑戰,也可能會讓自己辛苦。然而工作半年下來,我開始懷疑我當時看到的是什麼樣的機會?而那機會,存在嗎?他在多久的將來?我能不能“準備”好,迎接那機會?
因為我的生活不能只有工作,我需要家人、朋友、運動,需要很多元素去豐富我的生活,所以在工作以外,其實我最常做的事情就是跟朋友聊天。聊天是一個很好的契機,不管是整理自己或是抒發情緒。因此,在與朋友聊天的過程中,我得到了一個小結,關於對工作所有的情緒的轉變。
從剛加入工作時候的期待、興奮、正能量,到後來遇到很多問題,開始負能量纏身,甚至萌生很強烈的“要結束”念頭,覺得因為工作我喪失了太多,甚至失去再也要不回來的東西,的那種相當灰的狀態。
後來,某程度而言可以算是適應了這樣的一個工作,但其實各種大小問題、挑戰並沒有真的解決,仍然可能是隱患,包括所謂的“機會”。
目前,雖然也沒有完全從負能量走出,但至少心境上有了蠻大的調整。
想起那時候離開與加入的初心,其實目前的狀況比起之前的,難道不是有更接近“我想要的”,更遠離“我不想面對的”了嗎?
這不是在默許很多安排的發生,也不是憑著“初心”強逼自己去接受現狀,只是在想要變得更好之前,人也總該“度身而衣”吧?
對於美好的未來,誰沒有貪念。
作為“記者”一次又一次與出去採訪的機會擦肩而過,我還真的真的不知道,我該用怎樣的心態面對這一切事實。爭取嗎?我的能力?什麼時候到我?我該等待嗎?還是我該悲觀的先去認命。
我其實也有那麼一點害怕,不那麼熟絡的朋友、親戚問我現在在做什麼工作,因為我不想回答連我自己也不確定的事情。
Saturday, April 4, 2015
我還有很多 :D
[ 剩下什麼 ]
擺脫米蟲至今是一個月,那是一生中微乎其微的光景。這一個月,時間的速度難以衡量,不能說他很快,因為我確實感覺過了好久、學了好多;卻不能說他很慢,因為已是一年中1/4的結束。
畢業半年左右,我仍然十分想念台灣,那四年有太多的成長和記憶,而且日常生活中多了一個一起想念台灣點滴的伴兒,實在無法壓抑那種想念。累積了多少,就有多少的思念啊!
但是除此之外,我無法不去想念過去美好的時光,我二十幾年的人生,那四年真的太豐富了,而其實不同的環境和體驗,所以你說呢,我不想念這個,我還能想念什麼特別精彩的生活點滴嗎?
但是我從沒後悔自己一直以來所作的大部分決定,包括這一次。
***
新聞,每天都很多,但最近真的大部分都是關乎自己所在的空間,包括我竟然也不小心收集了三張含“雞誒斯剃”的收據。即便這是我過去18年從沒離開過的國家,但是離開四年後,才發現自己有多不了解自己的國家。尤其是,自以為是保障權益,但其實才感受到也可能成為剝奪權益的法律。
也許一直以來生活都太安逸了,所以只剩下關注自身利益的心態。
昨天看了一部電影,是《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Wild),關於電影,我並沒有太多的共鳴,又或者內容被選取過了,所以覺得有一點點單薄。不過,故事還是精彩的,也讓我想很多。
綜合所有感想,包括電影名字,我問了自己“還剩什麼”?
其實很矛盾,因為真的覺得自己還處於青春年華,“還剩”二字讓我感到尷尬——難道只能向自己還剩什麼嗎?隨之一想,即便自己不喜歡任何倒數結束的概念,但如果不這麼問,也許我會忘記自己用了多少的時間、做了多少的事情、有多少事情要去更進之類的吧。
青春的話,那籌碼絕對在我手中;
勇敢的話,目前正在積累,畢竟不是天生勇敢的,所以用掉之後需要充電;
金錢的話,開始積累吧,就算不曾想過大富大貴,但至少為了自己擁有的夢想總得想辦法掙多一些。
還剩什麼呢?
還有很多啊!還有手腳、感官、跳動的心臟呢!還有所有愛我的和我愛的人兒吧。
至少我還有這種想法:在我還能樂觀的時候,“剩什麼”, it doesn't a matter can kill me.
擺脫米蟲至今是一個月,那是一生中微乎其微的光景。這一個月,時間的速度難以衡量,不能說他很快,因為我確實感覺過了好久、學了好多;卻不能說他很慢,因為已是一年中1/4的結束。
畢業半年左右,我仍然十分想念台灣,那四年有太多的成長和記憶,而且日常生活中多了一個一起想念台灣點滴的伴兒,實在無法壓抑那種想念。累積了多少,就有多少的思念啊!
但是除此之外,我無法不去想念過去美好的時光,我二十幾年的人生,那四年真的太豐富了,而其實不同的環境和體驗,所以你說呢,我不想念這個,我還能想念什麼特別精彩的生活點滴嗎?
但是我從沒後悔自己一直以來所作的大部分決定,包括這一次。
***
新聞,每天都很多,但最近真的大部分都是關乎自己所在的空間,包括我竟然也不小心收集了三張含“雞誒斯剃”的收據。即便這是我過去18年從沒離開過的國家,但是離開四年後,才發現自己有多不了解自己的國家。尤其是,自以為是保障權益,但其實才感受到也可能成為剝奪權益的法律。
也許一直以來生活都太安逸了,所以只剩下關注自身利益的心態。
昨天看了一部電影,是《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Wild),關於電影,我並沒有太多的共鳴,又或者內容被選取過了,所以覺得有一點點單薄。不過,故事還是精彩的,也讓我想很多。
綜合所有感想,包括電影名字,我問了自己“還剩什麼”?
其實很矛盾,因為真的覺得自己還處於青春年華,“還剩”二字讓我感到尷尬——難道只能向自己還剩什麼嗎?隨之一想,即便自己不喜歡任何倒數結束的概念,但如果不這麼問,也許我會忘記自己用了多少的時間、做了多少的事情、有多少事情要去更進之類的吧。
青春的話,那籌碼絕對在我手中;
勇敢的話,目前正在積累,畢竟不是天生勇敢的,所以用掉之後需要充電;
金錢的話,開始積累吧,就算不曾想過大富大貴,但至少為了自己擁有的夢想總得想辦法掙多一些。
還剩什麼呢?
還有很多啊!還有手腳、感官、跳動的心臟呢!還有所有愛我的和我愛的人兒吧。
至少我還有這種想法:在我還能樂觀的時候,“剩什麼”, it doesn't a matter can kill me.
Monday, November 3, 2014
米蟲隨記——10月下集
2014.10.16
呵呵,我也終於看完爸爸去哪兒2了,好感動也好幸福
不得不記錄一下米蟲的悠閒、米蟲的努力、米蟲的毅力之作-1008拼圖完成!
關於我和拼圖的故事,簡言之,就是小時候父母為了培養我的耐心開始讓我玩拼圖,過後也收過拼好的拼圖為禮物,也和家人一起完成過大幅拼圖。在臺北唸書的四年裡,拼拼圖成為我不開電腦不出門也可以給自己打氣的事情,反正就享受這樣的過程。
畢業前決定至少買一幅大拼圖回家,我也真的狠心買下來(對於要離開前很多東西要買的人而言,這開銷真的大)。
1008片,天空和葉子以外的我用兩個半天就完成了,但是草地和野花、油桐樹葉和花朵在每一小片拼圖中都長的差不多…也只能用盡擠出一公升眼淚的眼力,也用了平時沒在用的耐心去逐一拼好。
大概平時看太多電子熒幕,所以自己挑拼圖的時候都偏愛有綠色、草地圖案的拼圖吧。不過這次,我真的為難自己了,還好…
「我的字典裡沒有放棄」
2014.10.20
最近很喜歡看BIOS MONTHLY的文章。
這幾天也不清楚自己是忙著還是充實著,反正有事做、讓自己覺得不夠時間但是還想趁機耍廢的感覺也挺好的。成長的過程總有選擇總有煩惱,大人總有很多擔心,小孩也有很多不安的感覺。偶爾想著,那麼多人不也活過來了嗎、不也撐過去了嗎、不也這樣長大這樣老去了嗎?
猶豫,因為在乎,因為想變得更好,但我記得你說過:沒有捷徑。
(*今天米蟲有點隨便了)
文章分享:http://www.biosmonthly.com/contactd.php?id=4592
2014.10.22
寫寫關於上個月去韓國的事情吧。
對於韓國的認識緣起於〈大長今〉,開始接觸了韓國古裝劇,也包括韓國的傳統建築和文化,然後開始被吸引。
不管是宮廷建築或是住屋,都讓我感覺簡約而壯麗,當然其一並不包括平民住所,其二…都說是韓劇了。宮廷沒有中國古代歷朝歷代的豪華、奢侈,但對任何星相於位子、住所分配、宮殿命名、裝置擺設的寓意,韓國古代建築一樣非常非常的講究。
可惜的是,我只有在景福宮有跟到中文的解說員,或者在博物館簡單看到的訊息,沒有更深入的了解到關於建築的更多細節。只是記得,景福宮屋頂上面的吉祥物是西遊記裡的人物,除了孫悟空長得和我印象中的美猴王不太一樣以外,解說員表示:我們韓國的豬八戒是瘦的。
而依山而上的北村,即為旅遊觀光區,自然就是傳統與現代的建築特色並存了。有現代化的咖啡館,也有傳統的韓屋體驗民宿(下次若有機會我一定要住進去)。或許是邊走邊隨意拍,最後跟著地圖迷路了,沒能走到去據說能一覽昌德宮的好位子,但在北村裡兜兜轉轉的,卻也覺得愜意。北村裡,早期住的是貴族高官,也難怪巷弄裡、屋瓦牆門間總保留著難以靠近,但又讓人嚮往的氣息呢。
越是莊嚴的地方,越讓我想玩捉迷藏,哈!
2014.10.25
那些年,在我們的腦海裡留下的盡是唯美的遺憾和回不去的快樂。然而,翻開日記本的時候,你才發現那些年,你有多少多麼奇特的煩惱、多麼可笑的情緒,又或者有一堆放大鏡底下的芝麻綠豆薏米紅豆。
今天,也會是若干年以後,所謂的「那些年」。
這箱日記,終究少了被撕掉的那一頁,但心裡還記得,那天發生的事情。
*****我是分割線*****
我已不再寫日記,就偶爾發發牢騷。也曾有人說我這是無痛呻吟,因此更加珍惜如今喜歡我的隨記、與我文字產生共鳴的人,謝謝你們。
2014.10.27
親愛的肚肚,你已經沒有冬天了,請不要有事沒事提醒我吃東西,或者明明還沒深夜就敲起宵夜的鐘聲。別讓彼此難受,好嗎?我是絕對會阻止我走進廚房的!
或者想想:cold stone 的烏龍茶口味冰淇淋、茶裡王無糖綠茶、八方雲集的韓式辣味鍋貼、60元的大家素食蔬菜湯麵、創義麵的火辣米酒蛤蜊pasta、小木屋的45元火腿鬆餅…還有這個讓我覺得always被欺騙的酸辣湯!
好,想著想著,應該就飽了。
星期天晚安!
2014.10.29
「站在台北101上面,真的感覺自己被改變了,視野完全被震撼了!」
「那跟站在其他高塔上部也一樣嗎?像我們站在上海東方之珠就更高,但是看到的一樣是高樓大廈。」
「可是俯視台北還是不一樣啊,台北101可以看到山,可以看到淡水河、新店溪誒!」
「那搭飛機不是更高?」(意思是我站在高樓上面的震撼不足為奇)
「是啊。(沉思)
或許當我們作為遊客,去到一個城市上了一座最高樓,和如果我們在那一個城市生活了一段時間,再從高樓去俯視那座城市,那種感覺和震撼是截然不同的!你想啊,如果一個人他在台北市出生成長,每日在高樓之間穿梭,跟著城市人一起熙熙攘攘生活著,當他有一天終於不再是經過101,而是站在上面的時候,那真的是可以改變他的人生、視野的地方啊!」
「可是俯視台北還是不一樣啊,台北101可以看到山,可以看到淡水河、新店溪誒!」
「那搭飛機不是更高?」(意思是我站在高樓上面的震撼不足為奇)
「是啊。(沉思)
或許當我們作為遊客,去到一個城市上了一座最高樓,和如果我們在那一個城市生活了一段時間,再從高樓去俯視那座城市,那種感覺和震撼是截然不同的!你想啊,如果一個人他在台北市出生成長,每日在高樓之間穿梭,跟著城市人一起熙熙攘攘生活著,當他有一天終於不再是經過101,而是站在上面的時候,那真的是可以改變他的人生、視野的地方啊!」
Thursday, October 16, 2014
米蟲隨記——10月上集
畢業離開台灣,是一個半月前的事情;
真正開始在家站米蟲量地官一職,不知不覺也半個月了。
當米蟲的日子確實悠閒,多少人瞪起雙眼羨慕著,但其實也不那麼簡單,尤其這還在一切的過渡期——從學生到社會人士的過渡、從台北的吉隆坡城市生活的過渡、從一個人在外自由進出回到家中有父母有交通有治安問題顧慮的過渡……
還有,從每天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或被安排做什麼,直到現在要每天想著接下來、明天、下個月我要做什麼、安排什麼活動、擔心會面對怎樣的挑戰的過渡。
於是,寫起了米蟲隨記,想要記錄一點,自己在這段過渡期的事情,也因為不是每天發生的事情,所以稱之為“隨記”。
9/30 米蟲隨記一
真正開始在家站米蟲量地官一職,不知不覺也半個月了。
當米蟲的日子確實悠閒,多少人瞪起雙眼羨慕著,但其實也不那麼簡單,尤其這還在一切的過渡期——從學生到社會人士的過渡、從台北的吉隆坡城市生活的過渡、從一個人在外自由進出回到家中有父母有交通有治安問題顧慮的過渡……
還有,從每天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或被安排做什麼,直到現在要每天想著接下來、明天、下個月我要做什麼、安排什麼活動、擔心會面對怎樣的挑戰的過渡。
於是,寫起了米蟲隨記,想要記錄一點,自己在這段過渡期的事情,也因為不是每天發生的事情,所以稱之為“隨記”。
9/30 米蟲隨記一
昨天, 因為睡遲了錯過了原定的班機, 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miss flight. 於是, 計劃被打亂。終於搭上了下午的飛機, 6小時又20分鐘的過程當中卻不敢久睡, 深怕自己回到家會不想睡。
我開始在本子上橫線直線畫一畫, 模擬起高中做簿記練習的格式, 把在韓國很多0的支出項目一一列出、計算。耗費許多時間, 也差點遇到最討厭的無法balance的情況, 但6個小時太漫長, 錢算好後, 我還是剩很多時間。
看完手機的照片, 再看相機裡的照片。
9/6開始到9/28將近一個月的旅程, 記憶卡替我裝載了無數的事情、臉龐;回憶和笑容。當時, 眼皮越發沉重, 但照片卻越看越精神。
或許過了很久之後, 記憶會被時間的風沙給磨蝕而逐漸淡去, 但至少我們曾經擁有過。
10/1 米蟲隨記二
我們明明還沒老去, 但卻覺得自己有好多好多回不去的往事。有的朋友相逢只在昨日, 但有的朋友, 十隻手指卻已經快不夠數彼此認識了多少年。
著手開始整理那一項項的包裹時, 突然覺得里面裝著的台北的空氣凝結了, 然後消失了。
今天電台聽到一首歌, 聽到DJ的一番話, 提醒自己, 假期可以用來休息, 也要用來裝備自己。화이팅~!
*西瓜姐姐, 看到你送的小抽屜, 好想念你 :)
10/1 米蟲隨記三
“在…等一個人嗎?”
唔…嗯…又或者
我在等的是
我在等的是
天使
吧。
今日<等一個人咖啡>觀後記。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vEk-vyCAdY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vEk-vyCAdY
10/2 米蟲隨記四
每每看回高中的華文作文時,那種感覺特別的無地自容。作文寫的不好就算了,分數不及格也就難看了些,但是老剛在稿紙後留下密麻而鮮紅的評語,字句總是清脆地刺痛我的心…
我想,那段時間,我們都有目標的痛苦著,咬過多少臭拖鞋,為了一張升學的通行証。
我想,那段時間,我們都有目標的痛苦著,咬過多少臭拖鞋,為了一張升學的通行証。
10/3 米蟲隨記五
1003世界微笑日
你微笑了嗎?
「酒窩可以有酒流出來」,這是我對酒窩的第一個認識;
「酒窩是因為你小時候在肚子裡壞蛋,所以被針duk了兩個洞」,這是我對酒窩的第二個認識;
“Can I just call you dimple? Sorry that I can't remember your name, but I like your dimple and smile. ” 這是我對我臉上的酒窩的另一個認識。
「酒窩是因為你小時候在肚子裡壞蛋,所以被針duk了兩個洞」,這是我對酒窩的第二個認識;
“Can I just call you dimple? Sorry that I can't remember your name, but I like your dimple and smile. ” 這是我對我臉上的酒窩的另一個認識。
不管什麼理由,反正我就是笑點哭點都不高。能笑的時候,笑一笑可以化解很多尷尬、不舒服的場面;可以讓我得到快樂、得到朋友。
曾經,我有點不喜歡酒窩,因為被羨慕擁有他,所以覺得自己都變得有點高調了。
現在,我很珍惜他,也很感謝因為喜歡我的笑容,捨不得讓我離開的朋友。
現在,我很珍惜他,也很感謝因為喜歡我的笑容,捨不得讓我離開的朋友。
能笑,就笑吧,如果有酒窩、梨窩的朋友,就多笑一些吧,開心會傳染的!
想起安婷姐姐引述越南車夫的一番話:「不是有條件才能微笑,而是只要你微笑了,就能去創造條件。」
想起安婷姐姐引述越南車夫的一番話:「不是有條件才能微笑,而是只要你微笑了,就能去創造條件。」
世界或許有點糟糕了,但是如果連人們的微笑也被冷藏了…哦不,我無法想像,感覺就是――不寒而慄。
上個月,有一半的時間待在滿快樂的島嶼,在路邊看到一戶人家曬著的空螃蟹殼,竟然也是笑著的。哈哈~
10/6 米蟲隨記六
生活中,有時候,我們很忙很茫很盲,máng ㄇㄤˊ得不小心錯過很多很多。就連路人甲媽媽懷裡的小女孩突然跟你說「嗨」你也來不及反應。當下,突然為自己沒來得及反應感到失落,但願那印度小女孩還能對其他陌生人親切地打招呼。
旅行,我更喜歡慢慢地走,能呼吸當地人習慣的氣味,看看當地人怎麼打造你喜歡的場景,都是非常鼓舞的事兒。
怡保,肯定沒有檳城、吉隆坡熱鬧,不過也因為也有在地人和旅者一起走,顯得更親切了。
說不定,換個角度,把你生活已久的城市,用旅者的角度走一次,你也會看到新鮮、值得珍惜的事。
讓紙飛機承載著未泯的赤子之心,陪伴自己的每一天吧。
10/8 米蟲隨記七
「叮呤…叮呤…叮呤……」
上中學的那六年,幾乎不可能在家聽到每天下午屋外傳來的冰淇淋摩多車的鈴聲,那時候,開始學著追求吃更有名氣、更貴的冰淇淋。從mcdonald 開始,到baskin robin,不在吃路邊停下的,便宜的冰淇淋。
上中學的那六年,幾乎不可能在家聽到每天下午屋外傳來的冰淇淋摩多車的鈴聲,那時候,開始學著追求吃更有名氣、更貴的冰淇淋。從mcdonald 開始,到baskin robin,不在吃路邊停下的,便宜的冰淇淋。
後來到了台北,三五好友總計畫著到有冰淇淋吃到飽的餐廳用餐,有時候是火鍋店,也有時候,我們去韓天閣。不管是杜老爺,還是Haegen dazs,或者我們拿着ibon 上有cold stone 買大送大的折價券,我都記得我們一起吃冰淇淋時,一起跟著幸福融化的笑容。
冰淇淋吃的多了,偶爾還是會想起小時候只有特定時間能吃的冰淇淋。那種瞬間,所有集於心中的悸動和滿足。因為不能想吃就吃,所以常常覺得在住宅區兜圈販賣冰淇淋的摩多車很煩;也會在舔食冰淇淋的當下傻傻的、興奮的笑著;或者默默為自己吃完的冰淇淋感到小小的難過。
現在,米蟲天天能聽到這樣叮呤叮呤的聲音,也可以決定自己什麼時候來一隻冰淇淋,給自己的下午小小的幸福一下了。
嗯…小時候的味道,或許就是在你品嚐食物的瞬間,感受到了當時的快樂、幸福和愛吧!縱使你知道,眼前的食物含有多少不健康的成分。
10/10 米蟲隨記八
我還記得, 大一時老師在課堂上舉了一個名詞作形容詞用的例子——台北的天空藍得很希臘。
這啊, 不過就是課堂中大大小小例子中的一個, 一個為了說明語法的例子。而我用了四年去尋找, 何謂「藍得很希臘」的台北天空。
這啊, 不過就是課堂中大大小小例子中的一個, 一個為了說明語法的例子。而我用了四年去尋找, 何謂「藍得很希臘」的台北天空。
我沒去過希臘, 當然不知道希臘的天空實際上應該有多藍。
不過, 我是真的看出了台灣和馬來西亞的藍天白雲的樣式是不一樣的:台灣的天空很藍, 那天空藍是很濃很稠的, 甚至可以沒有一片白雲, 像一塊很大很大的天空藍布幕;馬來西亞的天空卻常是淡淡的藍, 很淺很淺像是很遙遠一般, 然後再來是碎碎的雲朵點綴其中。
搭飛機的時候, 特別珍惜能坐在機翼附近靠窗的位子。那是在地面上看不到的藍天白雲, 也是一種可以滿足穿過團團白雲的感受。
你知道的, 藍天白雲也能讓心情放晴——尤其是在這兩天雪隆的天空開始灰濛蒙的時候。
10/12 米蟲隨記九
世界何其大,有的人之間卻又如此的緊密。相識是緣份,再遇見,也是緣份,不管是同學還是朋友。
每次聚餐都會讓彼此的情誼更加的緊密,把我們之間漸行漸遠的生活軌道,又找到了交集,哪怕可能只有一點。
Friday, July 4, 2014
等烘乾衣服的當兒……
又是凌晨2點,這不是一個失眠或趕報告的爆肝之夜。
大概是從5月開始,我總覺得自己的身份和責任不是一個正常的學生,又或者我事前對於自己當下情況、作為一個學生的想像太不實際了?我一直揣摩、醞釀著所謂該迎接畢業、該度過大四最後一學期的方式和心情,全都是不能用的,劇本。
畢業典禮前夕到我生日之後,爸媽都在台灣,除了我情緒緊繃得幾度爆炸,都是快樂的時光。送機時,我爸笑著說:這次送機很開心、沒有哭哦!尷尬地笑了。我上次送走爸爸真的淚灑機場,這次想說沒多久就得回家,天天在家大眼瞪小眼吃水果,而且真的忙累了,真的無法再用什麼精力去泡製送走爸媽的眼淚。
然後。
對,然後整個六月,我再也沒有跟家裡SKYPE了。
天曉得,我明明比別人還要早結束考試,卻沒有超過接連的24小時,可以讓我真的做做自己想要的事情,或者接連幾天呆在宿舍發霉夠了才去曬太陽的時光。
我弟說,媽媽表示家裡的耳機麥克風都找不到了,因為太久沒用了。
嗯,連部落格也超過一個月沒更新了。
或許都活在速食文化的社會了,誰會有閒情去醞釀一大坨文字和情緒,然敲敲打打成長長的blog post,心情的喜怒哀樂、美食愛人家人旅遊的炫耀,即時在社交網站上傳分享,真的省事多了!
我還有很多很多很多的事情還沒去做。沒有固定的睡眠時間,更沒有真正多出來的閒暇時間去規劃自己接下來的行程。該辦理的、該收拾的,都堆積在房間裡。回到房間,不禁自問:接下來應該按部就班把該做的事情逐一完成,還是好好享受開著空調的短暫悠閒時光呢?
還想著去玩、還想著去拍照、還想著可以準備些什麼……都還想著!
出去混了一整天,累了,衣服丟進洗衣機、烘乾機,刷啦刷啦的,也就到凌晨時分。
總覺得有時候日子也挺像泡沫的——早晨打開眼簾,像是拉出了一長串的泡沫;在陽光的映照下可以呈現各種顏色,又因空氣的轉動而舞出各種姿態;卻又瞬間結束了。
今天在台北影展看了一部日本的片,叫《聽說助教崩潰了》,裡頭有一句頗有意思的對白:
工作沒有快樂的,沒有克服它,換了一個工作,還是不快樂。辭職,就是認輸了。
我還沒買回家的單程機票、還沒開始投履歷,一切都還沒真的著手開始,也就別催我了。我不會讓自己被餓死的,但我覺得我需要時間休息和調整。我知道一切終究要面對,而接下來的挑戰和驚喜,大概也沒有什麼“相見恨晚”或“相逢恨早”的概念可言。若總是應著未來生活,我大概沒那麼厲害可以抓住現在的自己。
對於未來,我並不想第一份工作就回到學校當老師。從5歲起,我一直都呆在學校,連高中畢業後打工的地點也是幼教中心,所以別說服我去當老師了,我要的不是鐵飯碗。現在年輕無負擔,可不可以讓我去玩玩別的遊戲?
等烘乾衣服的當兒,一日牢騷就說到這為止。
大概是從5月開始,我總覺得自己的身份和責任不是一個正常的學生,又或者我事前對於自己當下情況、作為一個學生的想像太不實際了?我一直揣摩、醞釀著所謂該迎接畢業、該度過大四最後一學期的方式和心情,全都是不能用的,劇本。
畢業典禮前夕到我生日之後,爸媽都在台灣,除了我情緒緊繃得幾度爆炸,都是快樂的時光。送機時,我爸笑著說:這次送機很開心、沒有哭哦!尷尬地笑了。我上次送走爸爸真的淚灑機場,這次想說沒多久就得回家,天天在家大眼瞪小眼吃水果,而且真的忙累了,真的無法再用什麼精力去泡製送走爸媽的眼淚。
然後。
對,然後整個六月,我再也沒有跟家裡SKYPE了。
天曉得,我明明比別人還要早結束考試,卻沒有超過接連的24小時,可以讓我真的做做自己想要的事情,或者接連幾天呆在宿舍發霉夠了才去曬太陽的時光。
我弟說,媽媽表示家裡的耳機麥克風都找不到了,因為太久沒用了。
嗯,連部落格也超過一個月沒更新了。
或許都活在速食文化的社會了,誰會有閒情去醞釀一大坨文字和情緒,然敲敲打打成長長的blog post,心情的喜怒哀樂、美食愛人家人旅遊的炫耀,即時在社交網站上傳分享,真的省事多了!
我還有很多很多很多的事情還沒去做。沒有固定的睡眠時間,更沒有真正多出來的閒暇時間去規劃自己接下來的行程。該辦理的、該收拾的,都堆積在房間裡。回到房間,不禁自問:接下來應該按部就班把該做的事情逐一完成,還是好好享受開著空調的短暫悠閒時光呢?
還想著去玩、還想著去拍照、還想著可以準備些什麼……都還想著!
出去混了一整天,累了,衣服丟進洗衣機、烘乾機,刷啦刷啦的,也就到凌晨時分。
總覺得有時候日子也挺像泡沫的——早晨打開眼簾,像是拉出了一長串的泡沫;在陽光的映照下可以呈現各種顏色,又因空氣的轉動而舞出各種姿態;卻又瞬間結束了。
今天在台北影展看了一部日本的片,叫《聽說助教崩潰了》,裡頭有一句頗有意思的對白:
工作沒有快樂的,沒有克服它,換了一個工作,還是不快樂。辭職,就是認輸了。
我還沒買回家的單程機票、還沒開始投履歷,一切都還沒真的著手開始,也就別催我了。我不會讓自己被餓死的,但我覺得我需要時間休息和調整。我知道一切終究要面對,而接下來的挑戰和驚喜,大概也沒有什麼“相見恨晚”或“相逢恨早”的概念可言。若總是應著未來生活,我大概沒那麼厲害可以抓住現在的自己。
對於未來,我並不想第一份工作就回到學校當老師。從5歲起,我一直都呆在學校,連高中畢業後打工的地點也是幼教中心,所以別說服我去當老師了,我要的不是鐵飯碗。現在年輕無負擔,可不可以讓我去玩玩別的遊戲?
等烘乾衣服的當兒,一日牢騷就說到這為止。
Subscribe to:
Posts (Atom)